学校首页 | 联系我们

新闻中心
最新动态
最新公告

最新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最新动态 >> 正文

《2022年漯河职业技术学院五年制教学部(漯河市中等专业学校)质量年度报告》

日期:2023-01-09   阅读:

1.基本情况

1.1 规模和结构

五年制教学部(漯河市中等专业学校)占地面积31544㎡,其中,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6648.6㎡,行政办公用房面积921㎡,生活用房面积18416.5㎡。

1.2 设施设备

教学、实习仪器设备资产值196.33万元。图书58504册。网络多媒体教室65间。

1.3 教师队伍

学校现有教职工27人,专任教师50人。其中正高级教师1人,副高级教师10人,中级教师13人,初级教师5人,双师型教师35人,专任教师本科以上学历比例100%,硕士以上学历2人。

2.学生发展

2.1学生素质

学校结合“成才先成人”的育人模式,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把学生培养成人成才成功。学校的课程体系、结构、教学内容与市场经济相对接,使大多数毕业生有知识、懂技术、会管理,能够适时对口就业。2022年我校学生德育合格率98.9%,思想政治合格率98.8%,文化课合格率96.7%,专业技能合格率98.3%,体质测评合格率97.5%,毕业率99.7%,各项合格率比上年提高从1%到3%不等。

2.2就业质量

2022年我校共有中职毕业生407人,就业人数390人,就业率达到95.8%。参加对口单招考试升学人数240人,占毕业总人数的59%;落实就业单位7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1.7%;在落实就业单位的7人中,到机关、企事业单位就业的有1人,个体经营的有6人,其它方式就业的有143人。

2.3资助情况

2022年,学生资助管理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严格资助流程,为资助管理工作带来强有力的保障,使我校的助学工作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学校在认真研究国家有关学生资助管理工作精神基础上,制定贫困生资助工作制度;并认真做好学生资助计划、学生资助工作总结、经常开展学生资助工作自查。从而保障了我校每一位贫困学生不因经济困难而辍学,保障贫困学生安心学习,正常生活和身心健康成长。

2022年享受国家免学费人数2175人次。资金共计:206.625万元。享受国家助学金人数218人次, 资金共计:21.8万元

本年度有2位同学获得国家中职奖学金,每人6000元,极大的鼓舞了中职学生的学习劲头,同时也缓解了部分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状况。

3.质量保障措施

3.1 专业布局

根据教育部和省厅的文件精神和学院要求,重新编制了13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培养方案突出了学生技能的培养,保障了学生的培养质量,对开设的每一门课进行论证,按照教育部要求该开的课一门不能少,不该开的课减轻教学负担,并从格式和体例上进行统一,并在学校网站及时进行了公布。

3.2 质量保证

加强常规教学管理,进行质量监控体系建设。建章立制,规范管理,制定了教学上自己的教研室管理规定、外聘教师管理办法、实验室管理规定、任课教师绩效管理办法、教师和学生竞赛管理办法等。对任课教师严格常规教学检查,教研室每月开展一次常规教学检查,重点突出检查教案、听课记录、作业批改,并评比出优秀的教案。组织领导、教师、学生三方测评,召开学生干部工作会、学生座谈会,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和教师的上课情况,把测评成绩应用到年终绩效的分配上。

为了高质量推进2022年“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工作在我部更快、更好开展。我部将此项工作定为政治工作,成立“人人持证,技能河南”任务专班,每月27日前定期上报建设工作任务进度月报表。截止到本年度10月底,我部共组织了2019级407名学生进行了电子商务师、保育员、电工(四级--中级)等11个工种的职业技能鉴定和取证工作,超额完成学院和教育局下发的任务。

3.3 落实教师编制,教师培养培训情况

积极组织参加各级技能培训。讨论制定了教师培训、下企业实践的方案和管理细则。积极申报2022年度国家、省级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升计划的相关培训。本年度共申报省“双师型”、骨干、1+X师资教师素质提升培训25人。并结合暑期师资培训和下企业实践汇报,进行了教师培训汇报和新进教师业务能力培训会。

积极开展教研活动。积极开展教研室活动,深入教学实践,积极主动研究教学方法,召开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研例会,采取多种方式探讨适合中专生实际情况及学生状况的教学方法。在11月的听课月活动中,组织了15名教师参加了部门公开课的听课、评课活动,同时加强青年教师、外聘教师的培养和指导。

4.校企合作

4.1 校企合作开展情况和效果

一是在巩固原有实习企业合作的基础上,新增漯河耘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2个岗位实习基地,满足了校内不同专业实习教学要求;二是共建 “双师”队伍,每学期有多名专业教师利用业余时间参加企业时间锻炼,有3名以上企业专业技术人员来校兼课、担任实训指导任务,或开展专业新技术讲座等;三是校企共商人才培养方案,先后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和专业技术人员多次来校研究、论证我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参加学生学业成绩评价,探讨企业用人标准,考察观摩现场教学等,深入参与我校教学;

4.2 学生实习情况

严格执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有关规定,成立专门的顶岗实习组织机构,制定我校顶岗实习管理实施细则、组织实施方案、实习任务书、安全责任书,严把具体实习安排关;二是采取学校推荐单位实习和自主实习两种结合实习形式,使学生岗位实习率95%,专业对口或相近岗位实习率达95%以上;三是实习前需填写实习申请表,签订实习安全责任书、实习三方协议,足额为学生办理实习保险,实习学生的实习补助全部由企业直接支付给学生,最大限度保障实习学生权益;四是实习过程中班主任、实习指导教师与学生保持经常性联系,掌握学生思想动态、生活和实习情况,做好记录,并进行及时指导,实现全程跟踪;五是建立校企共同管理的机制,确保了实习效果和实习安全,保障了实习正常有序进行。六是实习结束后校企双方共同考核评价,并进行企业满意度调查统计,实现人才校企培养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

本年度,由学校安排在实习基地顶岗实习的学生占实习生总数的90%,学生实习满意率达85.2%,顶岗实习单位满意率85%。

5.社会共献

发扬志愿服务精神,助力文明城市创建。我校青年志愿者协会积极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助力我市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持续性开展城市创文志愿服务;“文明出行”交通出行等活动。

6.政府履责

6.1 经费

6.1.1政策性经费落实情况

学生享受免学费206.625万元。

6.2政策措施

漯河市人民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对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推动作用。作为学校的举办方,市教育局领导经常深入到学校检查指导工作,支持学校推进职业教育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规格。

7.特色创新

7.1加强学生管理,采取封闭式管理模式

开学以来,五年制教学部在南校区现有的条件下实行大门口封闭管理,学生刷卡出入大门和寝室,最大限度的杜绝了闲杂人员的进入。通过封闭管理,学生到课率得到明显提高,上课期间学生在校园走动少了,公开吸烟的少了,中间就餐的少了,无事生非的少了,塑造了一个良好的管理育人环境。

7.2“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教育教学模式

大力倡导“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教育教学改革,鼓励、支持学生参加各类比赛,我们已把学生大赛常态化、制度化。积极组织师生参加各项专业技能大赛。突出“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组织学生参加省级专业技能大赛和省全员化技能大赛,全年共有35个赛项获奖,市级一等奖2个,二等奖19个,三等奖14个。通过比赛带动老师和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氛围,通过少数人带动更多的学生学习。

8.学校党建工作情况

学校共有党员15名,其中男党员8人、女党员7人。

学校始终把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把学习好党的理论作为开展业务工作的基础。2022年,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准确把握二十大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为重点,坚持学习党史与学习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相贯通,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积极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支部;有针对性地开展“四风”和党风廉政教育,加强廉洁文化建设、行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宣传工作,遵守法律、法规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认真组织学习了《党的二十大报告全文》、《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中国共产党党徽党旗条例》、《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习近平考察调研河南安阳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省委书记楼阳生在“中国这十年·河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的讲话精神》等重要文件。通过收看《喜迎二十大 “忠诚”系列微视频》、《红旗渠精神》视频理论学习、党支部书记上党课、组织党员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知识测试”、集中学习研讨等形式,让党员干部们牢牢把握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

认真学习贯彻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强化“四个意识”,积极开展“双争”活动,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支部。认真贯彻落实“一部一品”党建文化建设工作,组织开展主题党日学习活动12次和为“漯河好人”点赞活动2次,支部书记讲党课2次。

积极完善党支部建设,坚持民主生活会制度。组织推荐9名师生进行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全年发展预备党员5名;及时收缴党费7680元,组织党员参与消费助农活动,落实“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认真贯彻执行上级和学院各项党风廉政法规和工作制度。以深入开展纠“四风”、持续转作风行动为契机,坚决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十项规定”和学院关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等规定,深入开展纠“四风”、持续转作风活动。积极落实从严治党精神,开展各项廉洁风险自查和防控工作,广泛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以及调查问卷等活动,查摆问题,剖析原因,通过党风廉政风险点的排查,制定明确的岗位职责和廉洁风险点,对存在问题的立即进行整改。在廉洁自律工作中,抓在平时,严禁工作日午间饮酒(包括红、白事);严禁利用公款吃喝,消费娱乐,旅游和婚丧事大操办等;经过以案促改工作教育,责任夯实使得我校未出现任何违法违纪行为。

9.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9.1主要问题

9.1.1课程建设相对滞后

在课程建设方面,我校已有一批优质课程建设项目,但建设完成质量不高;仍有部分课程存在教学模式陈旧、教学方法简单的问题; 一些课程教学课件制作水平不高、实践教学环节重视不够、考核方式单一、对技能的考核不够突出等。

9.1.2实践教学亟待加强

实践教学是职业教育的重要手段。但学校受多重因素影响,实训实操课程的开展仍存在较大差距。近几年学校积极开拓校外实践基地,但目前校企合作仍处于起步阶段,契合我校办学特色的产学研结合之路任重道远。

9.1.3教师队伍存在结构性矛盾

教师队伍存在结构性矛盾,专任教师数量不够,兼职教师太少,高层次人才不多,领军人物少,实践能力有进一步加强,教学和科研水平有进一步提高。

9.2对策与措施

9.2.1围绕地方支柱产业,灵活调整专业设置,提高人才培养针对性,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以毕业就业率作为参考依据,合理调整各专业的招生规模,重点支持人才需求旺盛、产学结合紧密、人才培养质量高的专业。大力加强专业建设,既要注重打造重点及品牌专业,又要注重专业平衡发展。专业建设要以重点专业为龙头、带动相关专业群建设;主动争取专项资金支持及学校加大投入,全面提升各专业的办学实力,使学校各专业都能全面平衡发展;加强新增专业的建设力度,保证新开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

9.2.2进一步加大课程建设力度,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争取专项课程建设资金,扩大课程建设的专业覆盖率。课程建设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积极推进产学研结合,加快教学模式的优化升级;通过釆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和现代教学手段,提高课程讲授质量;建立比较完备的教学管理制度,对课程教学各环节有评估、监督、检查,保证教学质量;完善课程所必需的实验实训条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提升学生专业技能水平。大力支持各专业部开展实践教学工作。重点与专业紧密结合的学生课外实践项目、顶岗实习、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各种技能竞赛等,加大对实践教学的激励力度。

9.2.3持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整体规划师资队伍建设,优化师资结构,完善激励机制, 加快专业带头人培养,加大优秀人才引进力度,引进和培养一批骨干教师和教学名师,推动学校事业可持续发展。

关闭